首頁 > 拿捏小教室 >知識分享
她是一個媽媽,也是職場上的主管。 白天要在公司處理各種會議、決策, 晚上回到家,還要陪小孩寫功課、照顧家人, 忙到連自己最愛的追劇、閱讀, 都變
幾個月前,有一對壯年運動員夫妻走進了我的工作室。先生一開始就跟我說,他平常都在林口體大訓練,訓練後會直接找運保系的學生放鬆。
其實,每一次的焦慮、憤怒、悲傷,都會留下身體的痕跡。
很多痠痛不是因為「用力過度」,而是那塊肌肉一直緊繃,卻從未真正放鬆。 以二頭肌為例:如果你的手臂總是覺得緊繃、拉不直, 與其一直按壓它,不如試試拮抗鬆弛術。
生完孩子後,身體的核心、骨盆與筋膜結構,都還在修復中。
拔罐的過程,讓緊繃的地方開始鬆動,血液循環加快、身體從緊繃模式轉換成修復模式。
幫助身體放鬆,打開那些被卡住的地方。
其實,更深層的壓力,常常藏在你 感覺不到的地方——你的內臟。
很多人覺得運動前要拉筋拉到「超鬆」,但其實拉太久,會讓肌肉的反應變慢、出力變弱。
很多人習慣運動完就開始狂拉筋,但其實這個「順序」錯了,可能會讓你越拉越緊!
其實,我們放鬆的不是器官本身,而是包圍它、連接它、限制它的筋膜、壓力與神經訊號。
我們陪你把身體調回會自己修復的狀態。